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基本信息 Basic information
姓 名:韦素琼
职 称:教授
硕导/博导:硕导/博导
最高学位:博士
行政职务:系主任
其它兼职: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秘书长、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、中国地理 学会经济地理专委会委员、中国地理学会“一带一路”研究分会委员、福建省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
单 位:威廉希尔体育app官网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联系方式 Contact
通讯地址: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山路32号
邮政编码:350007
办公电话:0591-83465214
电子邮箱:suqiongwei@126.com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研究方向 Research Interests
主要从事经济地理、土地资源与规划等科研和教学工作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个人履历 Resume
教 育:
1982年-1986年,威廉希尔体育app官网地理系,本科学位
1986-1989年,威廉希尔体育app官网地理研究所,硕士学位
2001-2005年,威廉希尔体育app官网,博士学位
工 作:
1989年8月-2006年8月历任威廉希尔体育app官网助教、讲师、副教授
2006年8月至今,威廉希尔体育app官网教授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教学工作 Teaching Work
担任博士研究生课程: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专题(部分)
担任硕士研究生课程:区域经济学、土地经济学
担任本科生课程:经济地理学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代表性论文 Selected Publications
[1]韦素琼,陈健飞. 土地利用/覆被变化的区域对比研究——以闽台为例. 科学出版社. 2006
[2]韦素琼,陈松林,陈进栋等. 三重开放、交通设施完善与制造业集聚——基于福建省的分析,科学出版社,2014
[3]李航飞,韦素琼,陈松林等. 经贸视角下中国台湾“新南向政策”分析——基于SNA和VAR方法. 地理科学,2018,38(1):67-77
[4]陈艳华、韦素琼(通讯作者),陈松林. 全球背景下台商投资大陆对两岸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. 地理研究,2016.35(11):2167-2184
[5]陈艳华、韦素琼(通讯作者)、陈松林.大陆台资跨界生产网络的空间组织模式及其复杂性研究——基于大陆台商千大企业数据. 地理科学,2017,37(10):1517-1526
[6]宁婷,韦素琼(通讯作者). 1991年来台商对大陆装备制造业直接投资时空格局演变. 台湾研究集刊,2017,153(5):69-78
[7]李航飞,韦素琼(通讯作者),陈松林. 海峡西岸经济区市域经济网络结构及成因分析. 经济地理,2017,37(7):63-70
[8]高月华,韦素琼(通讯作者),刘善开. 模块化视角下大陆台资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的时空演变. 台湾研究集刊,2016.145(3):52-63
[9]高月华,韦素琼(通讯作者),陈松林. 1991-2012年大陆台资不同类型制造业的时空格局演化. 地域研究与开发, 2015,34(1):8-13
[10]陈嘉,韦素琼(通讯作者),陈松林. 1991年来台商在大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及驱动机制. 地理学报,2014,69(6):838-849
[11] Wei Suqiong, Chen Jianfei. A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built-land changes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provinces.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(SCI收录),17(2):245-256,2007
[12] Chen Jian-fei, Wei Su-qiong, Chang Kang-tsung, and Tsai Bor-wen. 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of cultivated land changes in Fujian and Taiwan.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(SCI收录),17(2):245-256, 2007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主要获奖成果 The Main Achievements
[1]韦素琼,陈健飞.土地利用/覆被变化的区域对比研究——以闽台为例.福建省人民政府,第七届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,2007
[2]陈健飞,韦素琼,陈松林,朱鹤健,陈志强. 海峡两岸土地利用/覆被变化对比研究-格局、过程及生态环境效应. 福建省人民政府,2007年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,2007
[3]陈健飞,韦素琼. 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of cultivated land changes in Fujian and Taiwan. 广东省人民政府,2009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,2009
[4]袁书琪,林岚,韦素琼,甘萌宇,马元柱. 打造“海峡旅游”品牌,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. 福建省人民政府,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,2009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科研项目 Research projects
[1]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41771136,多维视角下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的技术扩散研究,2018/01-2021/12,主持
[2]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41371145,“三重开放”与制造业空间集聚研究——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例,2014/01-2017/12,主持
[3]福建省科技厅公益类优先领域重点项目,2018R1101006-2,大陆“一带一路战略”对台湾“新南向政策”在东南亚地区发展的影响研究,2018/04-2021/04,主持
[4]福建省重点公益类项目,2013R01,农业技术扩散与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区位研究,2013/07-2015/06,主持
[5]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,09YJA790044,大三通背景下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重组与空间集聚研究,2009/09-2012/12,主持
[6]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,2008J0128,台湾农业产业模式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扩散与传递的空间过程研究,2008.06-2010.12,主持
[7]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,D0510014,生态位理论在闽台城镇用地空间效应对比研究中的应用,2005/05-2007/12,主持
[8]地方项目,HOW-374,晋江市土地整治规划编制,2013/06-2016/06,主持
[9]地方项目,AOHW0507,鼓楼区“十三五”楼宇经济、总部经济发展研究,2015/2-2016/12,主持
[10]地方项目,2015JX02,福建省耕地边际化区域对比研究,2015/5-2017/12,主持
[11]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,2006GXS2B042,“台海经济圈”发展战略研究子课题《海峡两岸资源互补与资源整合及互利共赢的对策研究》,2006.12-2007.12,主持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研究生培养Graduate Student Cultivation
2011年7月获得博士导师资格,至今毕业博士生2名,在学博士生4名
2004年获得硕士生导师资格,至今毕业硕士生23名,在学硕士7名。
获得校级优秀博士论文奖1篇,省级优秀硕士论文奖1篇,校级优秀硕士论文二等奖2篇,校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位。